發布時間:2025年7月15日 SKF
SKF圓錐滾子軸承的失效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或單一因素極端化導致的。以下是常見的失效原因及分析:
一、失效的主要原因
1. 疲勞剝落
原因:
SKF軸承長時間承受交變載荷(如旋轉沖擊、振動載荷),導致滾道或滾動體表面材料疲勞,產生微小裂紋并逐漸擴展,最
終形成剝落。
超負荷運行或沖擊載荷超過軸承的疲勞極限。
表現:
滾道或滾動體表面出現魚鱗狀凹坑或片狀剝落。
解決方法:
選擇高疲勞強度的軸承材料(如優質滲碳鋼)。
優化載荷分布,避免過載或沖擊載荷。
定期檢查SKF軸承狀態,及時更換疲勞嚴重的軸承。
2. 潤滑不良
原因:
潤滑油或潤滑脂不足、變質或污染,導致摩擦增大,加速磨損。
潤滑方式不當(如油浴潤滑中油溫過高、油膜斷裂)。
表現:
保持架、滾道或滾動體表面磨損嚴重,甚至出現干摩擦痕跡。
解決方法:
定期補充或更換潤滑劑,確保潤滑系統清潔。
使用高品質潤滑油或高溫潤滑脂(根據工作溫度選擇)。
安裝油溫、油壓監測裝置,確保潤滑效果。
3. 異物侵入
原因:
安裝或運行過程中,灰塵、鐵屑等雜質進入軸承內部,導致滾動體與滾道異常摩擦。
密封件損壞或安裝不當,失去防護作用。
表現:
滾道或滾動體表面出現劃痕、凹坑或局部磨損。
解決方法:
改善安裝環境,確保密封件完好(如使用SKF原廠密封軸承)。
定期清理SKF軸承座和潤滑系統,防止污染物積累。
在惡劣環境中增加額外的防護措施(如防塵罩)。
4. 過載或沖擊載荷
原因:
實際載荷超過SKF軸承的額定承載能力(徑向、軸向或聯合載荷)。
設備啟動/停止時沖擊載荷過大,或運行中受到突發外力沖擊。
表現:
滾道變形、滾動體碎裂或保持架斷裂。
解決方法:
根據實際載荷選擇合適型號和承載能力的軸承。
安裝緩沖裝置(如彈簧、液壓減震器)吸收沖擊載荷。
避免設備突然啟停或承受超出設計范圍的外力。
5. 配合不當
原因:
SKF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座孔的配合過緊或過松。
過盈配合導致安裝應力過大,或間隙配合導致運行時產生微動磨損。
表現:
配合面發熱、咬粘或保持架磨損加劇。
解決方法:
嚴格按照SKF的配合公差表選擇軸和座孔尺寸。
使用加熱或冷卻法安裝過盈配合的軸承,避免直接敲擊造成損傷。
定期檢查配合面的磨損情況,及時修復或更換。
6. 腐蝕
原因:
潤滑劑中含有水分或酸性物質,導致軸承表面銹蝕。
工作環境潮濕或化學腐蝕性氣體侵入軸承內部。
表現:
滾道、滾動體或保持架表面出現銹斑或點蝕。
解決方法:
使用防銹潤滑劑,并確保潤滑系統密封性。
在潮濕或腐蝕性環境中,選擇不銹鋼或鍍層軸承(如SKF的鍍鋅或磷化處理軸承)。
定期檢查SKF軸承狀態,及時清理腐蝕產物。
7. 保持架失效
原因:
保持架材料缺陷或制造工藝問題(如強度不足)。
高速運轉時保持架與滾動體摩擦過熱,導致變形或斷裂。
潤滑不良或異物侵入造成保持架異常受力。
表現:
保持架斷裂、變形或表面嚴重磨損。
解決方法:
選擇高強度保持架材料(如酚醛樹脂、銅合金或鋼制保持架)。
優化潤滑條件,減少保持架與滾動體的摩擦。
避免軸承超速運行,確保轉速在設計范圍內。
8. 安裝錯誤
原因:
安裝時未對準軸心,導致軸承偏載。
安裝工具使用不當(如直接敲擊軸承套圈)。
表現:
SKF軸承局部磨損、發熱或振動異常。
解決方法:
使用專業安裝工具(如壓力機、加熱器)進行安裝。
確保軸和座孔的同心度符合要求。
安裝后檢查SKF軸承的靈活性和間隙。
二、預防措施
合理選型:根據載荷、轉速、工作環境等參數選擇合適型號的SKF圓錐滾子軸承。
規范安裝:遵循SKF的安裝指南,避免過盈配合過大或配合松動。
加強潤滑管理:定期檢查潤滑劑的狀態,確保清潔和充足。
密封與防護:在多塵、潮濕或腐蝕性環境中,增強軸承的密封性。
運行監控:通過振動、溫度等傳感器實時監測軸承狀態,及時發現異常。
定期維護:對軸承進行周期性檢查,及時更換疲勞或磨損嚴重的部件。
三、總結
SKF圓錐滾子軸承的失效通常與疲勞、潤滑、污染、過載、配合等因素有關。通過科學選型、規范安裝、合理潤滑和定
期維護,可以顯著延長軸承壽命,避免意外失效。對于復雜或高負荷應用,建議與SKF技術支持團隊合作,制定針對性
的解決方案。